2020-08-25
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场使烟气发生电离,气流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作用下与气流分离。负极由不同断面形状的金属导线制成,叫放电电极。改造后情况:(1)改造后的粉尘排放量比改造前减少了86%;(2)转动极板电除尘的应用,使除尘系统比传统电除尘技术节能33%,节能效果达到国内领x水平;(3)转动极板电除尘器改造增加了后续脱硫设备,减少运行阻力。
静电除尘器特点:静电除尘器与其他除尘设备相比,耗能少,除尘速率高,适用于除去烟气中0.01—50μm的粉尘,而且可用于烟气温度高、压力大的场合。实践表明,处理的烟气量越大,使用静电除尘器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越经济。
静电除尘器改造呢是由于以下原因:由于煤质等变化,造成电除尘器速率降低,出口含尘量增加。燃烧后产生的飞灰中的细颗粒比例较高,细颗粒容易被气流带走,振打引起的二次扬尘问题严重。电除尘器电场运行参数中,二次电流较大,平均板电流密度超过0.3mA/m2,电压值偏低,除尘效果不理想,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排放值在300mg/Nm3左右。因此对原电除尘器进行大修改造。
静电除尘器由基本结构组成:一部分是电除尘器本体系统;另一部分是提供高压直流电的供电装置和低压自动控制系统。高压供电系统为升压变压器供电,除尘器集尘极接地。低压电控制系统用来控制电磁振打锤、卸灰电极、输灰电极以及几个部件的温度
工业电除尘器(ESP)种类和结构形式繁多,但是都基于相同的工作原理,主要包括电晕放电、粉尘荷电、荷电粉尘在电场中的迁移运动以及被捕集粉尘的清理。工业电除尘器通常采用负高压直流电晕,即在放电阴极线与接地阳极板之间施加一负直流高压,放电阴极线周围形成大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,电荷在运动过程中被含尘气流中的粉尘颗粒物捕获,荷有负电荷的粉尘颗粒物在电场的作用下被捕集到接地阳极板,荷有正电荷的粉尘颗粒物则被捕集到放电阴极线。随着电除尘器的运行,阳极板与阴极线上的粉尘颗粒物就会越来越多,形成粉尘层。
阴极线“包灰”,即通常所说的阴极线“肥大”,会提高阴极线的起晕电压,而降低电晕电流,导致粉尘颗粒物荷电不充足,进而降低电除尘器收尘速率;如果阴极线“包灰”严重,电晕放电形成的大部分电荷聚集在阴极线表面的粉尘层之内,粉尘层之间电场强度就很容易达到击穿电场强度,阴极线粉尘层发生反电晕,导致阴极线刚达到起晕放电便发生反电晕,致使电除尘器运行的二次电压和二次电流均很低,此时电除尘器收尘速率显著降低。
对电除尘器的振打系统进行了改造,改造前采用的是顶部电磁振打系统,由于停炉检修发现,电除尘器内部阴极线“包灰”严重,阳极板表面积灰现象明显,清灰效果差,所以改造后采用侧部机械振打系统。本文从振打清灰效果对电除尘器运行参数的影响这一角度,对振打系统改造前后的振打强度、电除尘器运行参数以及粉尘排放质量浓度进行了跟踪研讨。
阳极板上的粉尘层积累到厚度,粉尘颗粒物捕获的电荷很难释放,于是在粉尘层之间形成较大的电势差,当粉尘层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击穿电场强度时,便会在粉尘层发生放电即反电晕,反电晕的发生会致使电除尘器电场参数和功率急剧下降,终降低电除尘器收尘速率,提高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排放质量浓度。